近期,在河西医院帮扶专家李明主任的帮助下,我科连续完成2例胃肠道间质瘤手术,使得我科在普外手术领域技术的发展迈向了新的台阶。病例1:患者,男,71岁,主因“全腹部胀痛不适1月余,加重伴上腹部疼痛2天余”,门诊以“胃占位性病变”收住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月进食后胃胀伴有呕吐,呕吐胃内容物。于本次入院前2天,右上腹剧烈疼痛,遂就诊于我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查腹部彩超示:1、腹腔积液;2、肝右叶混合回声、性质待查。查上腹部CT示肝内低密度影;胃壁增厚并局部软组织向外突出。查胃镜示:1、胃底隆起性病变;2、非萎缩性胃炎。为明确诊断,查上腹部增强CT结果示:1、胃占位性病变,胃CA考虑,胰尾部受压;肝内转移性占位性病变考虑;2、肝胃间隙肿大淋巴结影;3、右肾囊肿考虑。患者自发病以来体重有明显的减轻。上腹部增强CT示:
已在全麻下行胃病损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
术后切除标本:
本次住院最终诊断结果为: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瘤。(病理做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支持间质瘤)。现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见明显不适。已行药物靶向治疗。
病例2:患者男,53岁,主因“下腹部胀痛不适伴纳差1周余”,门诊以“腹腔占位性病变”收住入院。于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胀痛不适,伴有纳差,遂就诊于我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查泌尿系彩超示:1、下腹部实性占位;2、前列腺体积增大。腹部彩超示:1、膀胱左前方混合回声肿物,性质待查;2、左肾囊肿(Bosniak-I级)。全腹部及胸部CT示:1、冠状动脉及主动脉钙化;2、右肺上叶局限性肺气肿;3、胆囊炎,胆总管上段扩张;4、左肾囊肿;5、膀胱左前方混杂密度影。患者自发病以来体重有明显的减轻。
下腹部增强CT示:
已在全麻下小肠病损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
术后切除标本:
现患者诊断结果为:肠道间质瘤。(病理做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支持间质瘤)。现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见明显不适。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占消化道间叶肿瘤的大部分。可发生于全消化道,最常见的部位是胃和小肠。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多发于中老年患者,40岁以下患者少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GIST大部分发生于胃(50~70%)和小肠(20~30%),结直肠约占10~20%,食道占0~6%,肠系膜、网膜及腹腔后罕见。GIST病人20-30%是恶性的,转移主要在肝和腹腔。患者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随着疾病进展,当患者出现早饱、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腹部不适症状及呕血、黑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若在常规体检或其他检查发现疑似胃肠道间质瘤,应尽快至普通外科等专业科室就诊。目前手术治疗往往是胃肠道间质瘤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科室简介
医院普外二科经过几代外科人的努力发展,目前已成为甘肃省县级重点学科,科室拥有高清腹腔镜系统、胆道镜、超声刀等先进的设备,现科室有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1名。全科同志在工作中不怕困难、勇挑重担、顽强拼搏、敢于创新。对待患者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理念,切实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提供医疗保障。目前能够完成腹腔镜下胃、结直肠肿瘤根治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腹腔镜下疝修补术(TAPP)、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T管引流术、创伤性脾脏破裂切除、肝裂伤修补、甲状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根治术、大隐静脉剥脱术。此外,除开展常规手术外,我科近年来完成了县域内首例胰体尾肿瘤联合脏器切除术、首例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及食管裂孔疝修补术、首例腹腔镜胃癌及直肠癌根治术、首例彩超引导PTCD、PTBD穿刺及胃及肠道间质瘤切除术等,凸显了我科技术水平及业务能力。我科将继续努力钻研业务技术,刻苦淬炼技术水平,推动业务技术水平大跨步的发展。
监制:金玉盛
审核:王 颢
校审:石 桢
供稿:吴 杰张 彤
编辑:白 怡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