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治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mip.39.net/fk/mipso_5452907.html前不久,珠海人李燕(化名)经历了一场“生死过山车”。患有自身免疫肝硬化长达5年之久的她,在反复呕血、昏迷和肝功能持续恶化的状况下,选择了在医院(下称“中大五院”)进行肝移植手术。幸运的是,手术十分顺利,李燕上周健康出院。
这是中大五院获取肝移植资质以来成功完成的第10例肝移植手术。去年1月,中大五院获批肝、肺、肾器官移植资质,目前共成功完成手术35例。这个数据既传递着器官捐献者的大爱,又展现了医疗团队在这项顶级外科手术中的从容与实力。
急民所需,解民所困。器官移植被人们称作“救命之术”。中大五院依托高层次医疗人才、高水平学科团队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为珠海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的健康提供了坚实保障。
撰文:*鹤林
强劲学科实力为患者健康全程护航
“肺移植可以说是所有器官移植中最难、风险最大的。”中大五院外科主任、胸外科主任曹庆东说,由于肺部时刻都在与外界交换气体,手术本身的难度和术后的感染控制、慢性排异反应等问题,使得肺移植相比其他器官移植难度更大。
67岁的患者龙先生10年前开始咳嗽、咳痰、气喘,曾多次在外院治疗未果。两年前,他花了20多万元购买了制氧机、无创呼吸机,在家里靠吸氧维持生命,十分煎熬。
“挽救其生命的最有效方法是肺移植。”曹庆东介绍说,龙先生患上了严重肺气肿,肺部有多个巨大的肺大泡、呼吸功能衰竭。去年7月,他等到了肺源并在中大五院成功进行肺移植手术。
手术一周后,龙先生便可以下床活动,在医院多学科团队护航下顺利闯过急性排斥关,移植肺失功及急性感染关并康复出院。肺移植手术在中大五院顺利开展,医院对于这类高难手术应对和保障能力的显著提升。
“一系列高难问题不仅考验着肺移植团队,医院的多学科协作。”曹庆东举例说,人体免疫系统将移植器官视作外来物体,会产生排异现象,因此需要使用抗排异的免疫治疗让新器官更好地融入身体。然而,人体的免疫系统又是众多疾病的重要防线,如若抗排异治疗不当将会引发其他疾病。
从术前到术后,环环相扣的诊疗过程,医院具备一流的器官移植团队,更需要高水平学科的保驾护航。去年,中大五院感染病科和医学影像学科,成功入选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在全省范围内展现了超强学科实力。
同时,医院瞄准医学发展前沿,着力打造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器官移植和医学影像五大优势学科群,以疾病为中心建立融合性大学科群,快速提升医疗服务能力。“通过器官移植这一类高难外科手术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其他相关学科攻克疑难杂症的实力也必将迅速提升。”中大五院院长单鸿说。
全年成功完成肝肺肾移植手术35例
“肾移植手术对于目前五院的水平而言,可以看作为一项常规性手术。”肾移植团队带头人戴英波是从湘雅三院引进的高层次医学人才,年平均开展泌尿系统手术超台。在泌尿外科领域丰富的临床经验,让他可以自如地应对手术中各种状况。
早在年建院之初,中大五院就曾开设器官移植科,累计完成了肾移植多例。“这为如今的肾移植团队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戴英波介绍,截至去年底,肾移植团队已完成21例肾移植手术。
“从患者的普遍反馈来看,他们都因为接受了移植手术而拥有了更高质量的生活。”戴英波说,肾脏终末期患者也是通常所称的尿*症患者,常见的治疗方式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
前两种治医院进行血液透析。并且,为了减少透析并发症情况,患者往往要控制水平摄入。“他医院,就连水都不敢喝多。”戴英波说,这无疑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接受肾移植成功的患者不仅可以重返工作岗位,也可告别每月透析治疗的限制,可以更自由地外出旅行和享受生活。”戴英波说,目前肾移植团队正进一步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国际一流肾移植团队的交流合作,为实现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不懈努力。数据显示,肾移植患者1年存活率约90%以上,5年存活率70%,肾移植术后存活20多年的患者比例很高。
“外科手术最难处理的是突发情况,在器官移植术中尤其如此。”李坚说,每一个病患的身体状况都各不相同。因此,在手术前必须要做到最详尽的手术方案,对每一个可能出现的状况做充分的预案讨论;同时,器官移植手术还必须拥有一支聚集各个学科精英人才的“尖兵队伍”。
这绝非朝夕之功。该院肺移植团队带头人曹庆东被称为“中国单孔胸腔镜手术开拓者”,目前个人完成各类胸部微创手术超过例;肾移植团队带头人戴英波从事泌尿外科临床诊疗20余年,在泌尿系统肿瘤及特殊类型的泌尿系结石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肝移植团队带头人李坚已累计成功完成超例肝脏手术,其开展的经皮经肝穿刺胆道硬镜治疗复发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为珠海首创,在腹腔镜下胆道镜胆管探查方面有丰富经验。
数据显示,自去年初获取器官移植资质以来,截至去年底,中大五院共完成肝肾肺移植手术共35例,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良好。在接受移植手术的患者中,有网约车司机,重返岗位后有时工作超10小时,身体状况良好;也有年近70岁的高龄患者,通过移植手术后可以走出家门拥有更多彩的生活;还有年富力强的小伙子,移植手术让他告别了频繁透析的生活,获得了更自由的人生。
“从医院实行器官移植的成功率来看,中大五院站在高起点上,对标国际一流器官移植水平来建设人才团队。”单鸿说,从技术层面而言,医院已经具备与一流移植手术比肩的能力,随着器官捐献的理念逐渐被更多人接受和认同,中大五院的器官移植事业将会为更多终末期患者带来新希望。
助力珠澳医疗融合发展
患有肝癌的陈先生来自澳门,去年6月在中大五院成功换肝,术后6个小时就可以清醒自如地说话,15天后便康复出院。
据介绍,陈先生在珠海工作,购买了珠海医保,并在年年初即加入了珠海医保新推出的“大爱无疆”附加医保项目,享受到了珠海医保最高报销比例的待遇,并有额外的补充,基本上医疗费能报销80%,最大限度地解决了经济负担问题。他还参加了珠海的附加补充医疗保险,出院后能享受门诊特殊慢性病种的报销*策,需要长期服用的抗排斥药也可通过医保报销。这让许多居民能够承担大病治疗费用。
陈先生的案例是珠海医疗惠澳的一个缩影。器官移植是诸多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最佳的治疗方式。目前,广东省具医院大多分布在广州、深圳等地。珠海获得器官移植资质,无疑是珠澳两地医疗服务关键领域的重大突破。“仅在中大五院,每年进行肾透析的患者就有近千人,这些人都在等待移植手术来救命。”该院泌尿外科主任戴英波说。
据了解,当捐献者的器官被获取之后,供体器官的数据会录入“中国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中,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将严格遵循器官分配*策,按照就近原则实行自动化器官匹配,以患者病情的紧急程度和供受体器官匹配的程度等国际公认医学需要、指标对患者进行排序。
“目前,珠海已经完整建立了包括器官捐献、获取和移植等在内的一整套专业、公开、公正的流程体系。”李坚表示,按照器官分配的就近原则,珠海拥有器官捐献和移植资质,意味着珠海市民等待器官分配的几率将大大提高。
戴英波说,医院开展器官移植后,珠海及周边地区需接受移植手术的患者可就近手术,减少了排队等待的时间,降低了异地长距离转移的风险,也省去了患者去外地求医的来回奔波,从根本上满足了珠澳两地居民的医疗需求。截至去年底,医院顺利完成肾移植手术达21例。
不久前珠海市医保局发布新*策提出,自年1月1日起,全市范围内持居住证的非就业港澳台居民可在珠海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今后,将有越来越多的澳门人可以享受到珠海医保和珠海的医疗服务。此前,珠海的医保*策明确提出,珠海市参保人在进行肝、肺、心脏、胰腺、小肠移植发生的符合规定的住院医疗费用,除器官移植手术费外,其余医疗费用由统筹基金按规定支付。
“倾珠海所长,补澳门所需。随着珠澳合作进一步加深,中大五院的医疗事业不断提升,将为两地融合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推动两地民生保障水平迈上新台阶。”单鸿说。
■人物
中大五院器官获取组织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医师贾英斌
器官捐献协调员:
奔走在生死之间的“摆渡人”
“放下自己的专业做了器官捐献协调员,后悔吗?”面对这样的提问,贾英斌说,没有后悔过。“正因为我曾是移植医生,才能更专业地与各方沟通。也正因为经历了这样的工作角色转变,才更加让我深刻地理解让生命延续的真正意义。”
在死亡与新生之间,器官捐献协调员被称为“摆渡人”。从年珠海开启器官捐献事业以来,贾英斌曾先后走进约个潜在器官捐献者的家庭,最终完成了40例器官捐赠,为许多终末期患者带来新生。
当我们为捐献的大爱心生敬佩之时,当我们为重获新生心生喜悦之时,别忘记这群为生命奔走的人,是他们的努力为更多家庭迎来了新希望。
“愿意捐献是因为爱与信任”
去年10月完成的一例器官捐献,让贾英斌感动了很久。10余岁的涛涛(化名)在生日那天,和一群朋友玩捉迷藏不幸从高楼坠下,医院时情况已非常不好。贾英斌得知这个消息后,前往病房,并没有第一时间向涛涛的父母说任何关于捐献的话。
“太难过了,他们需要时间去接受那种巨大的悲痛。”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每一次去,贾英斌都静静地听着涛涛父亲诉说后悔、难过和悲伤,他不多言只是安慰。
在一次次抢救未果之下,涛涛的家人逐渐从伤痛中接受了这个事实。贾英斌才向他们提及“器官捐献”。
“器官捐献是什么?”涛涛爸爸对此还并不了解。在贾英斌真诚的言语中,他接受了这种方式,让涛涛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在这个世界上延续。令贾英斌感动的是,在同意捐献之后,涛涛爸爸还做通了涛涛爷爷和家人的思想工作,并一一在捐献书上签字。
在这之后,涛涛爸爸和贾英斌说,“我认同捐献理念的同时,也正是因为信任你,才愿意这么做。”这句话让贾英斌感动了许久。“我们尽力奔走,但不会强求。用真诚和同理心去理解他们,即使最终失败了,也无愧于心。”贾英斌说。
“他们病情有没有好转?”
从目前捐献成功率来看,一般要接触4-5个潜在捐献者才有可能完成1例器官捐献。自年以来,贾英斌相继接触近个潜在捐献者家庭,常常需要独自面对几位、十几位患者家属。令他感动的是:所有人都无一例外地表达了包容和理解,无论他们是婉言拒绝,还是接受他宣讲的器官捐献理念。
更令他动容的是,事后捐献者家属常常会问到他的问题是:“医生,接受移植的那个人病情好转了吗?”虽然涉及器官移植伦理问题,贾英斌不能告知他们的具体信息,但他会了解病情然后告诉对方,“已经出了重症监护室,目前恢复得挺好的。”
这份人与人之间传递的大爱和温暖,成为贾英斌将器官捐献当作事业来推进的重要原因。贾英斌回忆几年前他刚接手这个工作时,有同行提醒长期从事这份工作可能会影响他的情绪。当时他并不认同。但几年过后,当他回想起这些话,发现自己真的会因为这些家庭的悲痛而悲伤。“但是,正因为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让我坚定要将器官捐献事业做得更好,让更多患者获得新生的机会。”贾英斌说。
希望更多人能够接受器官捐献理念
年初,在器官捐献事业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医院获批器官移植资质;年5月,中大五院正式获批成立器官获取组织(简称OPO)。珠海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在许多如同贾英斌一样不懈努力的人的共同推动下,正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在贾英斌的办公室里,脑死亡判定管理、人体器官移植伦理、脑死亡检测等一系列与器官移植相关的20多本文件,整齐地排列在书柜中。如今,他成为珠海OPO负责人,带着5个人的团队奔走于珠海各大医疗机构、红十字会等地,宣讲和培训器官捐献理念,让这份文明传递得更远、更深。
“随着器官移植事业的开启,越来越多的患者因此重获新生。我们也希望通过宣讲器官捐献的理念,让更多人参与到这份事业当中,让大爱捐赠、慈悲救人的精神得到弘扬。”
贾英斌说,珠海近年来的器官捐献数量一直在递增,目前百万人口器官捐献率已达到10,高于广东省6.5以及全国4.6的水平,“这是文明珠海最好的衡量指标,也成为珠海一张暖心的名片。”
去年5月,中大五院上线对接“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