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看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http://m.39.net/pf/a_4661155.html文/记者傅凌波图/受访者提供
人们常感慨,有人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在王琼这里,岁月仿佛真的无声无痕,时光也藏匿了流淌的痕迹。
白衬衫搭配白色修身牛仔裤,黑色中筒马靴,五官精致、身材轻盈,笑起来眼睛弯弯的,讲话轻声细语……即使站在眼前,也很难相信,这位充满少女感和时尚感的女医生,竟是从医20多年的“老”中医。
王琼,是“长根结石疗法”的唯一传人、“浙江老字号”长根堂的掌门人,在与之相伴数十载的中医里,找到了平衡优雅、顺势而为的生活哲学。
王琼的父亲王长根医师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创立长根堂,成为首批开设民营门诊的个体医生。他专注肝胆肾结石症,发明出非手术治疗、不忌口的“分娩排石法”,创造了排石史上的奇迹。年,王琼和父亲在“分娩排石法”的基础上,结合西医治疗方案发明“肝肾调理法”,从中西医结合角度进行结石治疗、预防复发、术后康调理,为结石症患者从根源上提供综合治疗与预防的解决方案。
女承父业,学贯中西。年,王琼正式回归长根堂,十年后,她将门诊从中山中路官巷口搬迁到现在的建国中路21号,王长根肝胆肾结石专科中医诊所也升级为长根堂国医馆。
现如今,在王琼的带领下,这家有着60年历史的老字号,俨然没有一丝“老态龙钟”的样子——摒弃中西医门户之见,注入高科技智能基因,自主研发长根结石症智能诊疗系统;组建长根系传承医生团队;大力推广中药配方颗粒剂;热心公益,发起“平安长根天下无石慈善信托”项目,稳步蹄疾地走出杭州、迈向世界,驶入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60年一甲子,岁月悠长,商道人情,合而为一。60年前,“胆通王”王长根医师钻研出“长根结石疗法”,造福百万患者;60年后,“新中医”代表王琼为长根堂注入崭新的时代气息,谱写了中医药在传承中创新的动人乐章;展望未来,实现“天下无石”和打造“百年品牌”的远大理想仍在继续,这家“老字号”治病救人、创业创新的传奇也将生动续写。
01
家学:基因使然
王琼是闻着中药味长大的。出身中医世家,从有记忆开始,她的家里总是弥漫着散不去的中药味,摆放着琳琅满目的药材。她的手边,永远有一副父母为她准备的塑料托盘和玩具听诊器——扮医生,是王琼童年里乐此不疲的游戏。
她清楚记得,彼时十几平方的小门诊里,总是挤满了五湖四海慕名而来向父亲王长根问诊的患者。“有时候,遇上结石发痛的病人,需要马上服药排石。因为家里唯一的煤饼炉子要帮患者煎药,我中午放学回家,常常会吃不上饭。”
王琼很小就能快速记忆中医知识,可以把中药名与中药材一一对应。十几岁起,她常利用课余时间,在门诊给父亲打下手。“父亲有一秘方‘排石散’,细粉状的药物,分包需要格外细心。每到夏天,天气闷热,又不能开电扇,长时间工作,手肘经常会有湿疹,又红又痒。”父亲处理药材的艰辛,王琼回忆起来历历在目。
得益氛围的潜移默化,学医成为王琼从小埋在心中的种子。
“我的家庭,是典型的严父慈母型,父亲对我和妹妹的要求都很高。”从小到大,在学习上,王琼从不让父母操心。没有上过一天幼儿园的她,在7岁那年被杭州天长小学录取。小学毕业后被保送至浙江省重点中学杭州市第二中学。高考前,原本已获得保送名额的她,还是选择参加高考,选报重点医科大学。最终,一举成为当年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在杭州录取的唯一一名考生。
在人生关键的十字路口,明明有更多的选择,更丰富的可能性,学医、从医,究竟是王琼自己想要吗?
“说实话,没有想过做别的。”王琼笑着摇摇头,没有一丝犹豫。她坦言,学医对自己而言是一件自然的事,甚至可以说是基因里带来的决定。
大学毕业后,王琼曾在上海华山、中山、医院工作,在与肝胆肾结石相关的科室轮转了个遍,全面了解西医在肝胆肾结石症的治疗方案,王琼也亲自为患者开刀,实施胆囊摘除术,但看到了众多的结石术后复发的患者后,年底,王琼听从内心召唤,重回杭州。在中山中路官巷口的小门诊,跟随父亲,正式回归中医,坐诊、抄方十数年。当年那个拿着玩具“扮医生”的小女孩,最终成为了一名“学贯中西”的医生。
若干年后,当王琼端坐于长根堂国医馆内,她笃定地告诉记者,我觉得我现在做的事非常有意义。“父亲的一辈子都投身在结石症治疗事业上,他的专业、专注、严谨、创新对我的影响非常大,结石症治疗事业就像血液在我的身体内流淌着,是生活、是工作、是事业、是全部。”
02
仁术:医者无界
所谓老字号,是指那些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其品牌是人们公认的质量的同义语。
“比起营销,我们更相信品牌的力量。”年3月,长根堂荣获“浙江老字号”称号。作为长根堂的新一任掌门人,王琼对“老字号”也有着自己的深刻定义,“患者第一”是长根堂60年来风雨不改的价值观和实践守则。
现如今,走进杭州市建国中路21号的长根堂国医馆,有两面特殊的墙,记载了这家“浙江老字号”自年起,由王氏父女与结石患者共同呈现的结石故事——一面是结石陈列墙,大大小小的多个玻璃罐内,存放着患者排出的数千颗的结石,这些结石有的细如泥沙,有的大如鸡蛋,每个瓶子上都详细记录了患者姓名、地址、时间等信息;另一面是感谢信展示柜,整齐排放着国内外患者寄来的38多封感谢信。“门诊的档案室内还有许多没有陈列的信件。”
这些患者都曾饱受结石症的长期折磨,住院、开刀、服药,依旧一次次地复发。有先后做了7次手术的,有患结石症43年之久仍未治愈的,也有祖孙4代都患病的……他们都在长根堂重获健康。
王琼的父亲王长根医师,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医名家,在肝胆肾结石领域有着杰出贡献。18岁就把行医治病作为自己终身事业的他,自学成才,尝遍百草。
上世纪60年代医疗资源比较匮乏,王长根医师发现很多结石患者常被误诊为胃病或肝炎,即使确诊为结石症,中医生也少有对症之策,看到此情此景,王长根医师痛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样的现状,从此悉心探索肝胆功能、结石成因、排石条件等一系列因素。经过一次次的试药、改良、再试药,最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结石治疗方法——“长根结石疗法”,包括“分娩排石法”和“肝肾调理法”。
长根结石疗法的创新,出自于中医经典“不通则痛,通则不痛”,该疗法通过药物作用,肝脏血液循环顺畅,气血旺盛,免疫力增强,胆汁分泌增多,借助胆汁的消炎、润滑胆囊颈及胆小管,促使括约肌松弛扩张,推动结石位移至胆总管;排至胆总管的结石又受到肝脏增量胆汁的进一步压力、扩张、润滑,使结石顺利排至十二指肠,排出体外,其原理如产妇分娩一般。该疗法的优势在于快速缓解患者疼痛、无创伤、利胆消炎。
除了能够排石,该疗法从根源上入手,帮助患者恢复肝胆肾功能,促进肝脏血液循环正常,胆汁分泌稀多,改善胆汁成分,有效预防结石再生,也解决了结石症患者必须忌口这一世界性难题,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品质。
“长根结石疗法”一经推出,立即有许多厂家上门寻求合作。上世纪90年代,在王琼的积极推动和全程参与下,王长根医师成功将“长根结石疗法”组方中最常用的一张方子,开发成中成药“金钱胆通口服液”(原名“胆通王”)。历经10年努力和坚持,于年,“金钱胆通口服液”终获国家药品新药证书编号,王长根也由此成为中国首位获得国药准字号的个体医师。
“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我很幸运,有老爸这样的天才在前,他发明创造,我继承发扬。”谈到父亲,王琼的敬重和崇拜溢于言表。
但和父亲不同的是,作为“长根结石疗法”的唯一传人,从中医的熏陶到西医的专业训练,再回归中医的实践,王琼走了一条有别于一般中医师的道路。
面对由来已久的中西医门户之争,王琼坦言,“我们始终坚持‘患者第一’,坚信医者不分家,无论是中医、西医,能够治病救人的就是好医学!”作为“长根结石疗法”的唯一传人,学贯中西的王琼,也把“中西医并重”和“中西医融合”的理念注入了长根堂,致力于为患者探索出更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案。
“从现有医学来看,西医注重循证,讲求有理有据;中医则重辩证施治,对症下药,注重身体整体功能调理。简单来说,西医研究的是如何‘打败敌人’,中医则强调提升自身‘防御能力’。”王琼说,在结石治疗领域,西医能够快速取石、解决病灶,中医则能在术后从根源上治疗调理,恢复脏器本身功能,预防结石再生复发,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最适合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迈入新时代,在王琼的掌舵下,长根堂与多家高校和研究型医疗机构合作,用循证医学的方式证实“长根结石疗法”对结石症治疗与预防的作用机理。年,长根堂与浙江大学药学院合作成立的“浙江大学王长根现代中药创制研究中心”,这也是浙大百年来唯一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研究机构。目前,有关于咳嗽、肾结石等多种药物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03
商道:心怀至诚
中医传承,是个人理想、家族使命,更是国家战略、时代命题。年8月,国务院出台《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首次将中医药行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悠悠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医药以其兼容并蓄、创新开放的姿态,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也沉淀了诸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调和致中”,“以人为本、悬壶济世”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深邃的哲学思想。
与中医相生相伴近数十载,中医的“平衡”思想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王琼。动态平衡、阴阳调和、顺势而为,寻根治病如此,为人处事、经营企业亦然。
和所有老字号的发展一样,王琼在接手和发扬长根堂初期,也曾遭遇过困惑和阵痛。据王琼回忆,年回归中医后,在看诊、抄方的十多年里,王琼与父亲每天都要接待诊治数不清的国内外患者。没有团队的帮助,所有事情都要靠父女俩自己完成。
据不完全统计,王长根、王琼父女至今已接诊了近百万的结石症患者。但全国两亿、全球七亿结石症患者面前,仍是冰山一角。尤以近年来,由于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因素,结石患者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结石患者年龄呈现年轻化的现象。
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王琼发现自己渐渐陷入了“失衡”的状态——一方面,她希望能多接诊几名患者,帮助到更多人,另一方面,她希望能保持自身健康、保证生活品质;一方面,她希望自己更细致、全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