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是怎么生成的
张景岳曾谓:“五脏之病,俱能生痰。”临床所见,肝病则气机失其条达疏布,遂使肺失肃降,脾失健运,肾失开阖,水道壅塞,水湿停滞,聚饮为痰,故肝病中痰湿生成的机会颇多,痰湿凝结,阻于血络又形成肝脾肿大等腹内积块的重要机制,所以,古人之“自郁成积,自积成痰,痰挟瘀血”的论述是符合临床实际的。
临床上每见于体胖之患者或痰湿壅盛之人,除肝脾肿大外,每兼有两胁胀痛、腹胀纳呆、呕恶、大便黏滞不爽等,治宜化痰散结法。
散结法的应用
肿瘤形成后,聚结成块,有的坚硬如石,故称之“岩”。对此,《内经》很早就提出了“坚者消之......结者散之”的治法,以后逐渐形成软坚散结之法。散结药物能使肿块先软化,以后逐渐消散。
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发现,一部分散结药物具有直接抗癌作用,而且能调整人体免疫功能。散结药物在临床上较少单独使用,所以配伍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要根据产生肿块的原因来选择配伍的药物。如因热而结者,配伍用清热药,以清热散结。因寒而结者,配用温阳药物,以温阳散结。因*致结者,配用解*药物,以解*散结。因痰而结者,配以化痰药,以化痰散结。因气滞而结者,配以理气药,以理气散结。因瘀而结者,配化瘀药以化瘀散结。因食滞而结者,配伍以消导散结。
常用的散结药物有:清半夏、浙贝母、海蛤粉、射干、炒杏仁、橘红、夏枯草、桔梗、海藻、昆布、海浮石、全瓜蒌、薏苡仁、生白术等,均有较好的化痰祛湿、散结消积作用,对痰湿素盛之体或因痰湿阻络所致的肝脾肿大均属适宜。
这里我们简单的说说海蛤粉。医书上说,降也,阴也,曰海者。所以海蛤粉禀水中之阴气而生,这比江湖地泽降的作用更好。它可以软坚散肿*,多与瓜蒌、昆布一起搭配使用。现代药理研究,海蛤粉有抗炎,降血脂,抗血小板积聚,抗肿瘤的作用,对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的作用。
61岁的沙大姐,是一位居委会的热心办事员,邻里邻居的大事小情,只要找到她的,她都热心给办,不图名不图利的,就图个自己有事做,不是一个没用的人。远远的望去,一看身影,就知道是她来了,别看她胖胖的身材,但是走起路来,还是很快的。
但是近一个月来,沙大姐的走路速度不快了,慢了下来。一个小区的邻居们也都关心的问大姐,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了?一说起来,还真的是,她总是感觉右肋痛胀,腹胀,呕恶,五心烦热,心前区闷痛不适,周身困重。了解她的邻居们就问,是不是胆囊炎又犯了啊?不然再去检查一下身体吧。大姐也是听人劝吃饱饭,医院检查了。医院B超检查显示她有脂肪肝及胆囊炎。查体:老年女性,肥胖体质,腹软,肝于右肋下2.5cm,剑下4cm,质韧,压痛(+),莫非氏征(+),脾于肋下未及,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沉缓。中医也认为她可以使用化痰散结法。于是,她就在广慈中医的袁老这里,尝试了用中医验方来治疗她的疾病。
说来也奇怪,采用了这个验方没多久,她就感觉肝区痛胀及呕恶明显好转,虽然仍感烦热,双下肢困重,但是至少能吃进去饭了,这让她心里放松了不少,老人最怕的就是吃不进去饭。能吃进去饭了,就证明自己还是有救的。别看这一点点的改善,但是却给了她很大的信心,也坚定了她接着去吃袁老给开的验方中药了。
经过三个疗程的服用,她觉得自己的疾病真的有了很大的转变了,之前的那些症状都消失了,就是偶尔会有一点两肋隐痛。这时候,医院复查了一次,B超显示:肝脏大小形态未及。未见异常,肝实质回声均匀,肝内血管走行清晰,肝内光点较密集,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胆囊56cm×23cm,壁毛糙,胆汁透声好。结论:胆囊炎。查体:腹软,肝于右肋下可及,剑下3cm,质韧莫非征(+),脾于肋下未及,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也就是说,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验方中药的调理,她整体的大病症,都没有了,只剩下胆囊炎这一种炎症了,浑身也舒爽了很多。这个结果也让她倍感欣慰,只要脂肪肝没有了,她的人生也就更有希望了。其实中药的魅力就在这里,它能够从整体出发,不单单是只改善一种症状,而是从全身都进行调理,沙大姐也坚信,如果坚持服用的话,胆囊炎也会最终消除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